三大战役电影第一部“辽沈战役”、第二部“淮海战役”、第三部“平津战役”都最好看。
从任何角度来讲,大决战三部曲都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巅峰。虽然风格上市延续苏联式的领导开会+大场面战争。但是大决战系列确实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最好。从全景表现战役的角度来看,这种形式远远超过珍珠港式的小人物折射大历史那种效果。
淮海战役作为第二部,也是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实力最接近的一次战役,精彩程度那是不用多说的。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2淮海战役 大决战3平津战役 全面、翔实的纪录了解放战争中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全过程。1988年拍摄完成后,曾获巨大的社会反响。军事科学院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由邓小平同志生前题写总片名,陈云、聂荣臻同志分别写分集片名。
三大战役不同于以往同类题材影视创作的风格,它更多聚焦于战争本身,对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在广度上进行了多维拓展,为长达四年的战争提供了更为深厚的背景挖掘。
首先是在政治层面,对国共双方的政治背景进行了更为深入地挖掘与呈现。
在文化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报纸、广播等媒体和宣传队、文工团等文化团体,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对峙,也贯穿了全剧始终,体现了新旧两种文化的大决战。
三大战役不仅从国内的视角进行了广阔的拓展,也把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置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复杂变化的背景之上。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不仅是中国普通劳苦大众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强烈呼唤和期盼,而且同时也是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人民追求国家解放、人民自由的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呐喊。
三大战役不仅对战争本身有着扎实深刻的认知,同时还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