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的作品生动细腻,水墨交融,山峦叠嶂,令人叫绝。尤其富春山居图,是画家师法自然的杰作,披麻皴运用精到。赏析完,深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富春山居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
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表现了他热爱自然,,笔意简远逸迈,充分体现出“寄兴于画”的思想和“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虽黄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阳市境内,但画卷内容对比宽敞平坦的"富阳江"和山峰峻奇峡谷雄伟的"桐庐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