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伐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
①北伐战争的含义:
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 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开始时间: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结束时间:1928 年张学良背负国仇家恨,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也标志北伐战争的结束。
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支势力,他们直接掌握的军队有70万人,而国民政府所辖的国民革命军只有10万人左右。
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7月9日,止于1928年12月29日。
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实现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北伐战争国共首次合作。